无障碍浏览 长者模式
引金沙江水 解滇中之渴 探访我国在建投资规模最大、建设难度最高的引调水工程

来源: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建设管理局  2023-10-30 11:28:00

 

滇中引水长达9.78千米的倒虹吸输水管线(局部)。

 

滇中引水香炉山隧洞施工作业面。

 

砂石骨料加工生产车间。

 

万里长江第一湾旁,滇中引水石鼓水源工程火热施工场面。

   高原湖泊、壮丽山脉、峡谷风光……云南是我国水资源大省,或许很难将其与“缺水”联系起来。可事实却是滇中地区已成为我国干旱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之一,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约690立方米,而国际公认的严重缺水警戒线为人均1700立方米,滇中之“渴”可想而知。

滇中之“渴”,与其独特的地形地貌息息相关。连绵的横断山脉及其延伸麓地,将金沙江、澜沧江、怒江等江河“禁锢”在低谷山涧。近些年,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,滇中城市群迅速崛起,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让“解渴”之需更为迫切。

如何破局?滇中引水工程给出了答案。该工程担负着扭转滇中地区“十年九旱”缺水窘境的重任。在喀斯特地貌上建设施工,面临哪些挑战?记者带您走近这个全国在建投资规模最大、建设难度最高的引调水工程。

1.破解世界级技术难题,世界最长隧洞输水线在“地质博物馆”里穿行

“老青山隧洞出口至该隧洞2号支洞下游,提前7个月完成贯通任务;狮子山隧洞1号下游、2号上游主洞安全顺利贯通,为后续剩余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;石鼓水源工程洞室开挖全部完成,提速建设取得重大进展……”近段时间,滇中引水工程各区段建设“进度条”持续刷新。

“滇中引水工程建设提速,是上下齐心、攻坚克难的结果,更是对士气的鼓舞。”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建设管理局副局长、总工程师赵仕杰说。

滇中引水工程是国务院批准、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,其建设过程面临六项世界之最的考验。

记者了解到,该工程分为水源工程和输水工程两部分。水源工程位于玉龙县石鼓镇,从石鼓镇上游约1.5公里的金沙江取水,由泵站提水至总干渠。输水工程途经丽江、大理、楚雄、昆明、玉溪,一路向南至红河州新坡背。

全长664公里的输水总干渠洞线率高达92%,这意味着从石鼓向南,约有612公里是以隧洞型式穿越崇山峻岭,由此成为世界最长隧洞输水线。

云南地区山脉相连,工程所经区域跨越多个地质构造单元,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堪称世界引调水工程之最,采取地下隧洞输水模式能够缩减建造成本,减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。可施工难度不降反增,首先遇到的就是深埋长隧洞技术难题。

长江设计集团滇中引水项目总工程师张传健介绍,工程总干渠埋深大于600米的有49.5公里,其中有近一半埋深超过1000米。在他看来,这里俨然是一座“地质博物馆”,地质条件越深越难以捉摸,如何选线成为重中之重。

以最大埋深达到1450米的香炉山隧洞为例,沿线可溶岩地层分布广泛,发育多条大断(裂)层,隧洞穿越可能导致重大地质环境风险,从而影响几十万百姓的生产生活水源。

为选出一条最佳线路,设计团队联合攻关,对东、中、西3组12条比选线路进行大量的工程勘察和研究。“我们通过超深钻孔勘探、大地电磁探测、大型示踪试验、孔内原位测试及综合测井等大量户外勘探及室内试验,为最终线路的选定提供可靠依据。”张传健说。

敲定了线路,施工考验接踵而至。

地处香炉山隧洞中段的丽江段施工2标流传着一句话:“班班都有新问题、新情况、新挑战。”这不是玩笑,而是建设者的真实经历——

4号支洞的倾角大,行进50米,就会有近25米的高差,平常两三个人能完成的作业内容,在这里需要两三倍的人员去完成。

5号支洞作业,不仅要手风钻、抽水、排泥排渣同步操作,还得练就扎实的工字步……

这只是丽江段施工2标的情况。据了解,施工建设期间,高地下水、高地应力、软岩大变形、活动断裂等隧洞难题几乎成了家常便饭。放眼整个滇中引水工程,建设管理者需解决地下水处理、破碎断层穿越、软岩大变形应对、地震防护、岩爆危害处理等诸多世界级技术难题。

2.自主研发科技攻关,为世界最大引调水地下泵房安上“中国心”

今年8月28日,石鼓水源工程完成洞室开挖,其中“藏”着一个地下泵房,它“体型”庞大,长222米、宽23.4米、高48米,成为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引调水地下泵房。

作为石鼓水源控制性工程,地下泵房设在冲江河右岸竹园村上游,设计有进水隧洞、调压室、进水阀室、主变洞、地下主泵房、出水阀室、出水竖井、出水池和地面开关站等设施,建设难度可以想见。为何要把泵房建在地下?

“云南地区地震烈度较高,出于防震抗震的需求,地下空间也更有优势。”张传健解释,更主要的还是因为采用无坝引水,金沙江水位变幅大,而水泵安装位置要低于金沙江最低水位,地面泵站难以适应。

水源工程在金沙江干流石鼓取水后,通过地下泵站抽水至高程2035米,其后自流引水至各受水区。由于金沙江最低运行水位1816.09米,得把金沙江的水提至70层楼那么高,同时要维持渠首段135立方米/秒的设计流量,这是普通混流泵难以实现的,需要更高扬程、更大功率的机组和更宽敞的地下空间。为此,该地下泵站装配了12台离心式水泵机组。

水泵机组如同工程的心脏,直接影响工程的安全运行及经济效益的正常发挥。为了满足引水需求,地下泵站配备的单级离心泵单机设计流量13.5立方米/秒,功率40兆瓦,总装机功率达到480兆瓦,创下了单机功率、总装机功率的世界之最。但只有研发者才知道,达到上述标准对设计提出了多么大的挑战。

挑战之一,国内没有相关技术储备。“结合石鼓水源泵站的扬程、流量及装机规模等综合性指标,目前国内已建高扬程、大功率的大型泵站中没有类似规模的工程实例,也没有成熟的水泵模型可供参考借鉴。如果从国外进口,每吨成本将达四五十万元。”长江设计集团机电专业负责人桂绍波说。

既无先例可循,唯靠自主研发。金沙江泥沙含量大、颗粒硬度高,研制适合条件下的高扬程大功率巨型水泵,要开展巨型泵站水泵模型及真机性能参数、结构形式及关键部件材料、蜗壳埋设方式及厂房结构稳定性等关键技术研究。

这不是简单的选择题。以蜗壳埋设方式为例,桂绍波介绍,并非确定采用直埋或明装方式即可,而是要从工程安全性、工程后期运维便利性等全局考量。“对于蜗壳明装结构形式的大型离心泵,在其承受高水头、大流量正常运行和启动、停机、飞逸等复杂工况载荷及含泥沙水流的磨蚀作用时,由于没有外包混凝土的结构支持,其蜗壳基础受力情况、蜗壳及水泵关键部件的运行振动、噪音较蜗壳直埋方式要更为复杂。因此,还要综合水泵的结构受力、动力响应、噪音和运行稳定性等因素。” 

最终,经过3年多的技术攻坚,实现了水泵机组设备的国产化,并将每吨成本降至18万元到20万元。泵房机组设备总费用节约5亿多元人民币,同时也为国内后续类似工程打下技术基础。

3.创新工艺工法,量身打造世界引调水工程最大直径掘进机

滇中引水工程“上新”速度惊人。3年之间,该工程的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(TBM)已完成“三连更”。今年8月,应用于滇中引水二期配套工程大理段骑马山隧洞的“龙润号”TBM在四川德阳顺利下线。

TBM能够同时实现掘进、支护、出渣等施工工序并行连续作业,具有掘进速度快、利于环保、综合效益高等优点。2020年10月,滇中引水第一台TBM“云岭号”在香炉山隧洞始发掘进。这是当时全国引调水工程直径最大的TBM。 

相隔不到2年,滇中引水第二台TBM“弘毅号”下线。“弘毅号”设备总长245米,开挖直径9.84米,设计最大推进速度为120毫米/分钟,超越“云岭号”成为世界引调水工程自主研发双结构、最大直径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。

“严格来讲,TBM并不适合在地质条件较差的空间下使用。”在张传健看来,滇中引水工程多段隧洞地质条件脆弱,甚至缺乏施工条件,这却倒逼研发者不断创新升级,打造具有针对性的适配的TBM以保证施工安全与进度。

“弘毅号”研发过程中,安全性、可靠性和适应性成为首要准则,增加了护盾和刀盘高强度设计,通过强化排水系统、提升电器防水等级等综合措施,确保在“以堵为主、限量排放”的原则下,有效降低涌水对隧洞施工的影响。

最近“上新”的“龙润号”,虽然开挖直径只有4.6米,整机长度却达到了465米,集成掘进、衬砌、灌浆于一体,具备掘进、衬砌管片安装、管片背部豆砾石吹填及回填灌浆功能。同时,在防止刀盘和盾体卡死、突泥涌水、小直径超厚管片吊运及安装等方面进行了针对性设计,以应对骑马山隧洞“溶蚀构造、岩爆、大变形、断层破碎带”等特殊地质情况。

“云岭号”“弘毅号”,再到“龙润号”,滇中引水“量身打造”的TBM为工程安全、优质、高效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。值得注意的是,“超前探测”“超前灌浆”“超前支护”“短进尺、快循环”等工艺工法创新,以及超前物探、地面定向钻孔预注浆、让压锚杆/锚索工艺等新技术、新材料的大力推广,也为工程建设取得良好效果添翼助力。

赵仕杰介绍,截至今年10月上旬,水源工程开挖已完成,转入混凝土浇筑和机电设备安装阶段。输水工程累计完成开挖544.1公里,占总长664公里的82%,其中输水隧洞完成开挖502.8公里、占总长612公里的82%。工程完工后,涉及输水总干渠沿线六州市的34个受水小区、3.69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、约1112万人口将直接受益,同时还将改善灌溉面积63.6万亩。

 

转载自: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